close

盤久必跌!

許多人都會說「台股不理性」卻說不出哪裡不理性?偏偏這些知道台灣股市不理性的投資人 卻多半仍在股市裡浮浮沈沈 台灣的政治會這麼亂 也都是這種「人云亦云」的說法造成 也才會有這種「八肚扁扁也要挺ㄚ扁」SOB 黨的白癡論調

10 多年前 融資融券餘額幾乎可以主導股市波段的大行情 當時也沒什麼外資介入 三大法人、公司派幾乎可以主導許多個股、類股 愛怎麼走就怎麼走 最明顯的例子是 經常聽到某某公司要開 ( 臨時 ) 股東會 一家公佈之後 許多家便接二連三的也跟進 這些  ( 臨時 ) 股東會最大的用意 並不見得要跟投資人宣佈什麼重大訊息 其目的只有一個 ~ 軋到空頭 ( 融券張數 居高不下 一邊收利息一邊跟你耗 ) 行情拉到最後 連公司派、主力 都會擔心自己下不了車 ... 所以 最好也最卑鄙的方法 就是開 ( 臨時 ) 股東會 → 強制 ( 融券 )  回補

這種手法 同上一篇 72 路空明拳 ( 4 ) 的回應欄 ~  從 7080 漲到 8190 這 1110 點的末段 做手要清的就是這 65.2 - 17.6 = 47.6 萬張的融券 ( 強制回補 ) 這一環是基本面的迷思 EPS 再高的個股 也不容易走出「單腳硬上」的強行疾攻一路到頂 連「區間換手」也不做 又沒有「強有力的大利多」做後盾 是走不出「高檔惜售盤」的 ( 惜售有 2 種 :一在高檔 ~ 先過關 再補量 以盤代跌 消化動能 一在低檔 ~ 無量下跌 怎麼下就怎麼上 日 K 線會出現一個超大型的 V 反轉 ~ 郭婉蓉事件 19 個跌停板 是典型的範例 )

之後 台灣股市開放期貨 ( 選擇權 ) 交易 個股的走勢公司派依然可以掌握得宜 類股與加權指數就不這麼容易掌控 一來是因為 各個公司的轉投資太多 除了業內又增加業外收入 不合時代的夕陽工業也只能轉型另找生機 再者 電子股區分的太細 所以 單一「電子指數」不足以精準說明整體電子業的趨勢?加上外資 ( 含 假外資、中資 ) 的介入 漸漸的造成  融資融券餘額雖然仍可以掌控著「個股」的趨勢 但卻不完全可以主導整個股市... 取而代之 掌控加權指數波段大行情的重心都落在 期貨與選擇權的「未平倉合約」

前文、72 路空明拳 ( 2 ) 的回應欄 曾經提過 2 個重點 ~ 只要美股撐得住、就不必擔心 3 根長黑」「200 點一個 Round.7800-8000-8200 都算台指高檔結算」當時 老頑童忘了估算另一因素 ~ 4 月份的台指與摩根結算日太接近 ( 421 ~ 429 只有 6 個交易日 )  融資餘額還能從 2582 億 回升達 2659 億 這在過往是少見 即使回升也不會高於 2611 億  也可以說是不曾有的現象? 也就造成台指與摩根以漲 1110 點來說 雖然都算是在高檔結算 ( 7822 與 8043 ) 只是這 2 個最後平倉日之間的價差雖然只有 221 點 卻是非常的「不按牌理出牌」

這種「不按牌理出牌」的非正統走法 對技術分析的初學者會是一大障礙 因為 從任何一個科目 ( K線、MA、指標、成交量、融資融券 ) 切入 都會令初學者摸不著邊?連基本面、消息面、籌碼面也一樣釐不清為什麼?.........因為 答案只有一個 就是 → 期貨與選擇權的「未平倉合約」簡單一點的說法就是 從 421 ~ 429 的 6 個交易日前後各加 1 天的 8 個交易日 ( 如附圖 白色圈圈內 ~ 非正統的不理性走法 ) 初學者只要當它是 因為結算所做的區間振盪 = 無意義 ( 觀望盤 ) 這種現象 過去經常會出現在選舉開票前 或 國際間的重要會談等消息 以外匯市場來說就是 G7 七大工業國的會議

下週起 所發動的單邊盤 千萬要順著大盤 ( 同方向 ) 去做 ~ 保守者可以用倒限新單 ( STP OPEN 單 ) 的方式進場 老頑童的看法 ( 空 ) 不變 最大停損在 8250 ↑以上停損 + 反買 ... 7300 看它怎麼來?不來或不止都有可能 但 動能過熱 不是現在、買 如果 要讓籌碼沉澱得乾乾淨淨 只怕需要一兩個月 然而 7800 ~ 7300 才 500 點區間應該不夠一兩個月來用 ?800 是最壞打算 ... ?是多少 自己悟 別吵 下一堂課時 就教妳們 如何利用價先量行 ( 老頑童自創 ) 判斷底部的「價穩量縮」推算「窒息量」 ... 這一環學會了 也同時回答了 為什麼張忠謀的利多會打亂多頭的節奏 980 億縮得不夠小 ... 不要中斷 移動平均線的功課 偷懶的一兩個月後肯定跟不上進度 ( 4 / 30 更正 ~ 4 / 14 之 980 億 當日應該是 994 億 網站不同 資訊來源也不同 不過 994 > 980 一樣縮得不夠小 )

下圖↓﹝白色圈圈內﹞→ 當做不存在 ... 下週怎麼延續 才會是「正統的走法」